一座历史就是一段美丽的故事,而在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传说,更是对当地文化的延续。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的钟山石窟就是这样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重点文物单位。
钟山石窟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城西15公里处的钟山南麓,又名万佛岩、普济寺、大普济禅寺、石宫寺。始建于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0),历经唐、宋、金、元、明、清等千余年凿建而成,据历史记载共十八窟,现仅发掘五窟,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4月6日下午,“寻根祭祖陕西行”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钟山石窟进行了采访。当记者们走进这座袖珍的小寺院后,被美丽的传说和独特的建筑所吸引。我们看到,整个石窟依山而建,坐北向南。东接清风明月戏楼,南临秀延河水,西眺安定古城,为中国丝绸之路北线必经之道。石窟经历代修葺,至元初,已有大小石窟11处及众多塔、寺院,占地360垧,僧人500。主持僧北辖葭州(今佳县),南统骊山(今临潼),最远发展至河南。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方圆数百里群众宗教文化生活的圣地。据清道光“安定县志重修石宫寺碑记载”,这里原有中殿、十王殿、明王殿、金刚殿;还有万佛楼、钟鼓楼、三官楼、观音阁及禅室方丈。雕梁画栋,十分壮观,惜毁于兵燹,除正殿石窟外,尽成废墟。
钟山石窟为典型的纵轴式布局佛寺,现开掘石窟五个,以中窟保存最为完整为主窟,窟内有大小佛像万余尊,故称万佛岩。其始建于宋治平四年(1067年),洞内富丽堂皇,色彩鲜艳,万尊雕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浮雕佛像错落有致,做工精细。中外学者认为,其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不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之下,被誉为“中国最早的石窟群”、“全世界罕见的石窟”、“第二个敦煌”、“独一无二的历史存在”。
钟山石窟是一座有着神奇传说的寺院,而这些美丽的传说更让外面的人走进它,了解它。
文图/刘志强
博主简介:
刘志强,男,汉族,1983年7月出生于青海互助,原摔跤冠军、目前为编辑记者、作家,至今发表作品数百篇。散文作品发表在《文学报》、《读者》、《中国周刊》等报刊;通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房子的故事》、《在青海实现创业的梦想》获青海新闻奖二等奖,10余篇散文在全国文学比赛中获奖。第一本散文集《以心灵的方式记录》正在印刷中,预计5月初上市发行。喜欢的亲们可关注哦!
评论